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95章世家入股





  县衙之内,刘全赵朱四家家主受楚寒之邀前来,可正主不在,他们几个惧于楚寒的威慑只能苦苦等待,几人在周边侍卫的注视下更是如坐针毡。

  整个余姚县六大世族,张王已亡在了楚寒手中,剩下四家顿生一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,尽量和楚寒之间划清界限,没想到最终麻烦还是找上了他们几个。

  苦等了足足一个时辰之后,楚寒终于是姗姗来迟。

  “几位,不好意思,事情实在是太多,久等了久等了!”在秦桧的陪同下,楚寒快步进入大厅之内,笑着朝着几人打着招呼。

  几人足足等了几个时辰早都是腰酸背痛,加上午饭时间都已经过去很久,饿的他们更是前胸贴后背,强行挤出来一丝笑容,简直比哭还难看。

  “大人,日理万机,我们明白!我们明白!”

  “行了,大家都别站在这里,坐,坐!这桌子上怎么什么都没有?会之,怎么办事的?”楚寒呵斥道旁边的秦桧。

  秦桧反应也快,赶紧装出来一副忘记了的样子:“主公,是我的错,是我疏忽了!快,茶水都不上,你们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!”秦桧直接把黑锅丢给了旁边的侍卫们,眼前这些侍卫顿时被秦桧骂的脸红脖子粗。

  等茶水糕点上齐之后,几人坐了下来。刘家家主刘其,实在是耐不住,主动询问道。

  “楚县令,百忙之中叫我等前来,所谓何事?”

  “刘家主不要着急嘛!先坐,咱们先吃喝再说!”楚寒脸上带着微笑,其实心里早都乐开了花。

  眼下想推行田亩改革制度压力巨大,关键就是如何处理这些境内的世家。楚寒内心深处虽然想直接拔掉这些世家在余姚的势力,但是毕竟这些世家错综复杂,如果日后自己的势力延伸到江东其他州县的话,这些州县的世家势必会成为他日后大业的阻碍。

  尤其连秦桧和刘文静都建议他们不要采取如此激进的办法,大汉已经如同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,如果一下子下了猛药的话,可能一瞬间原来的规则就彻底的破坏,整个大汉会快速衰亡。

  “大人,如果有什么难处的地方,我赵家虽然家财不多,但也愿意献出三十万钱补助县衙开支!”

  “我全家也愿意拿出来三十万钱!”

  “我朱家愿意拿四十万钱!”

  “我刘家愿意出三十五万钱!”

  四个人一下子就给楚寒带来了一百三十五万钱的财物,难怪世界上的人都愿意花钱做官,做官果然是世界上挣钱最快的职业。

  “感谢四位家主,只不过今天我找几位前来并不是为了这件事情,而是有一件好事要和四位商量一下!”

  四人顿时一愣,相互之间对视了一眼,满脸的疑惑。

  “我要和你谈的就是土地上的生意!”

  一谈土地几个人顿时脸色大变,世家之所以可以代代相传延绵不绝,关键就是因为他们有土地为支撑。如果没有了土地,就等于彻底断了世家的根。

  “几位理解错了!你们几家,过去是不是每年还要操心耕种,佃农数量不够的时候还要补满人数!我的意思,你们四家将田地全部租给我,从耕种到收割全部不用你管,年底的时候我将属于你们那部分的交给你们,四位看如何?”四家家主本身都是精打细算之人,楚寒所说的这些,顿时他们就明白了这件事情有利可图,而且利不小。

  “敢问大人,以后我们占几成?”刘家家主首先说道。

  “一成八,最多两成!”这也是楚寒衡量之后的打算,从这四家家主那里得到的良田全部用来军垦,这样自己不单单可以省掉不少开垦的消耗,而且自己也可以得到三成以上的好处。

  “两成?”几个人快速计算其中的利有多少。如果真的如楚寒所说一致的话,这件事确实让他们捡到了一个大便宜。

  “没错!最多两成!”

  “可以,我们愿意!”四人异口同声回答道,如此大的利益他们几个也不是傻子。如果真的可以把人手从土地上抽出来的话,他们还可以干其他的生意,重要的是土地还在他们手中,如果不搞的话他们一点都不会亏。、

  “好,既然这样,你们四家就尽快把自己的田亩全部到秦县丞那里登记!”楚寒一拍即合,将土地的问题快速的解决掉。

  四人虽然饥肠辘辘,但此时却激动万分,完全忘记了肚子的饥饿。

  “时候也不早了,这件事情已经解决,四位不如留下来共进晚餐,我们再细细商议其中的具体事项?”楚寒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眼前的四位,这四个家主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已经精疲力尽,只能被楚寒牵着鼻子走。

  “恭敬不如从命!”四人也不好拒绝恭敬不如从命。土地的问题和平解决也让楚寒心生一个慢慢瓦解世家根基的办法。

  世家之所以可以代代相传,关键靠着两个手段。另外一方面是牢牢掌握着土地,另外也死死控制住文化。普通人在没有这土地和文化的基础上,能够鱼跃龙门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,正因为如此,大汉中最鼎盛的世家一直强盛了足足七八百年之久。

  第二天,四家世家快速将全部的土地名册交给了楚寒,楚寒快速统计之下,将这些土地全部悉数交给了姚斌处理。原来在耕种的那些佃农,等秋粮收获了之后再进行分配。没有种植的那些土地快速登记准备快速分配。

  黄坡村村口,一队队人熙熙攘攘挤在一起,那场景比过年时还要热闹。一旁的周泰虽然极力组织秩序,但毕竟这些都是善良的百姓,他只能稍微维持秩序尽量不要发生出现事故。

  “大人,这个东西真的可以值十亩地吗?”一个瘦小的青年看着手中这卷丝帛,实在是不敢相信。

  楚寒实行的其实就是类似于明清两朝的鱼鳞图,每个乡村的土地全部划分成无数个小块,每个人手中拿着的丝帛上面不单单详细讲述土地所在的位置,而且也实际写清楚租借的时间。

  这也是楚寒自己的一个特色,仿佛和后世一样的承包制度,土地完全按照百姓们自己的需求进行租赁,时间一到土地直接收回,还是归国家所有。

  “没错,这个东西一共两份,一份你自己留下保存,一份我们带走,以后这个上面所标注的这块地就属于你自己!好了就赶紧去旁边,会有人带你去看以后你自己的土地!下一个!”说着后面一个快速挤上前来。

  “土地,我终于有土地了!父亲,母亲,我们家有自己的土地了!”瘦小青年仰天大哭起来。虽然这是一个小小的缩影,但却代表了绝大多数大汉百姓的心生。土地,就是农民的生命,三四百年之后他们终于是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。